| 年份 | 2023 |
| 模式名称 | 近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
| 模式类别 | 生态恢复 |
| 简要描述 |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是中国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同时也是野生植物物种受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野生极小种群植物保护是“抢救性的拯救保护”面临高度灭绝风险的野生植物资源。由于野生植物长期演化过程中自身繁殖力衰退、生活力下降和人类的过度采挖及生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一部分野生植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高效的人工繁殖,扩大其种群数量并通过迁地保护、回归自然和满足市场需求,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 推广效果 | 哀牢山站极小种群繁育棚自2020建立以来共引种456株122种野生植物,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迁地保护和高效繁殖的方式迅速扩大种群数量。2023年共引种培育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种,包括巨柏、伯乐树等。其它物种的育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通过种子繁殖育苗为保护物种遗传多样性、试验示范及生态系统幼苗监测打下坚实基础。 |
| 联系方式 | 杞金华,13769074959,qijinhua@xtbg.ac.cn |
| 附件 | 2023/ALF/近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docx |
| 最后更新日期 | 2024-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