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作为全球重要的汞库,大量人为排放的汞通过大气传输、大气湿沉降、植被吸收与凋落物沉降而被转运累积在森林土壤中。因而,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认识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评估生态环境的健康风险至关重要。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冯新斌研究员团队,在哀牢山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哀牢山已经成为国内研究重金属汞的高地。
为继续深入开展大气汞的长距离传输和大气汞质量平衡研究,2022年下半年,哀牢山生态站科研人员与该团队合作,在哀牢山森林内建设汞质量平衡控制平台。目前已建成一间汞循环质量平衡控制室和简易仪器存放室,并于近日通过验收,后续将安放相关监测和解析仪器。通过开展森林水文过程耦合的系统研究,追溯森林降水-穿透水-径流-地下水整个水文过程中的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揭示土壤岩石风化及大气沉降来源汞在森林土壤有机质、矿物质及微生物等作用下的形态转变与迁移演化的微观规律,诠释森林土壤与大气界面汞交换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
该平台得以顺利建成,得到了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的大力支持。
已建成的质量平衡控制室和仪器存放室
该平台的实验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