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种内克隆整合与种间互促作用共同塑造林冠附生群落
作者: 哀牢山站 更新时间: 2019-10-25


实验设计

大量的物种相互作用研究,特别是胁迫梯度假设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群落中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将从负的(竞争)向正的相互作用(互促)偏移。因此,胁迫生境中物种间的净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互促作用。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忽略了一个事实:胁迫生境中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通常是克隆植物,从而未能揭示出植物的克隆性对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在群落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尽管目前尚无研究能在同一个系统内探讨植物的克隆性与种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塑造群落组成,但林冠附生群落可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场所与契机,其一是由于许多附生植物具有克隆生长的习性,其二是因为附生维管植物通常在非维管附生垫层形成之后开始定植于群落之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恢复生态组研究人员与台州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开展野外林冠原位实验,对哀牢山常绿阔叶林的七种优势附生维管植物的克隆整合作用、维管与非维管植物的种间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克隆整合与种间互促作用显著增加了附生植物的存活与生长;且当阻止克隆整合时,种间互促效应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整体上克隆整合作用的收益大于种间互促的收益。

野外实验

该研究首次证明了附生群落中植物的种内克隆整合可与附生维管、非维管植物的种间互促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即克隆植物的克隆整合可大大降低胁迫生境中的植物对种间互促作用的依赖,反之亦然。换言之,当克隆植物尚未出现克隆整合时,如种子或孢子萌发阶段,胁迫生境中种间互促有利于植物的生存;当优势的克隆植物发生克隆整合时,植物对种间互促作用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由此推断,假如考虑到胁迫生境中克隆植物优势种的大量存在,胁迫梯度假设的预期结果可能因此而发生改变。

该研究结果以When facilitation meets clonal integration in forest canopie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上。

(图文:卢华正)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alf@cern.ac.cn TEL:15087631430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